当前位置: 首页 > 微社区e家通 > 南沙区 > 东涌镇 > 正文

广州寻古 | 3座旧危桥完成改造!其中这一座的历史,你听过未?

| 【记者 陈亨攀】 【编辑 肖华】 照片:陈玉霞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片 | 2020-11-02 23:11:09


近日,记者从东涌镇建设办了解到,东涌镇内3座旧危桥的改造工程即将完成,分别为已通车的洲头大桥(万洲村内)、海天桥(鱼窝头片区内)和即将通车的石排公园桥


3座旧危桥改造工程作为东涌镇的民生工程之一,最早的一座旧危桥于去年8月份便开始动工,目前已有两座实行通车;尚未通车的石排公园桥计划将于本月实行通车。与旧桥相比,新的桥体更加安全、稳固,桥面也更加宽敞、平整。


已通车的万洲桥



已通车的海天桥



石排公园桥(资料图)

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次的旧改对于坐落于鱼窝头片区内的海天桥来说,并非是它的第一次改造。


南叔是土生土长的鱼窝头人,对鱼窝头的历史十分了解,其中就包括了海天桥这一部分。


南叔说,海天桥原名鱼窝头街桥,位于鱼窝头社区内南北走向的福隆涌上,因为西岸引桥正对着以前的海天茶楼门口,因而得名“海天桥”(先后多次改名)。


200年前,福隆涌的两岸无人居住,直到上世纪,岸边才陆续有人居住。后来由于“海盗”出没,两边的居民逐渐向现在桥的位置附近迁移、安居生活,并逐渐繁荣起来。


“西边这一处原来是一个糖厂,现在没了;东边那里是一个屠宰场,现在变成了住宅区。桥的两边以前还有茶楼、理发店等等。”南叔指着桥两边的建筑介绍道。



福隆涌


海天桥西岸引桥正对着的海天茶楼(资料图)



20世纪,海天桥两岸的繁荣景象,厂房、房屋林立,桥下各种船只往来络绎不绝(资料图)



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由于福隆涌两岸的人口越来越多,为方便日常出行,人们便在现海天桥南北各500米的位置,修建了共9座木桥,海天桥便是其中一座,也是至今仍然存在的一座。


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,1958年,海天桥由木桥改为了铁梁铺板旋转桥。由于桥下有着各种大小船只通行,该桥新增了水泥引桥,桥面也由木头变成了水泥和钢铁。



南叔手绘的铁梁铺板旋转桥


1980年,海天桥再次改造,改成3米宽的钢梁水泥面桥,两边的引桥因受地势影响,建成了阶梯,也因此制约了桥两边机动车的通行。


南叔手绘的钢梁水泥面桥


1990年,海天桥第三次改造,桥两边的阶梯引桥改成了斜面,可通行三吨以下的汽车,“这样车子是能通过,但是人车通行的安全问题也出现了。”



南叔说,由于地势原因,改造后的引桥与西岸呈一种急转弯的情形,且坡度在30°以上,东岸则是紧挨着住宅区,不论是车辆还是行人日常的通行,都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

资料图



改造完成的海天桥



2001年,当时的鱼窝头镇政府邀请了专家多次对该桥的改造进行实地勘察、研究,考虑到海天桥两岸引桥位置不足等原因,不宜降低该桥的桥面,便暂不做拆建改造。


最后决定在该桥北面500米处新建鱼窝头大桥,南面2000米处新建长莫大桥,“两座桥的新建,基本上可以说解决了当时鱼窝头村(主要指如今的鱼窝头社区、鱼窝头村两部分)、长莫村两村村民、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车辆交通问题。”


南叔告诉记者,两座新桥的建成,减少了海天桥的部分通行压力,但其问题仍然存在,三个村(社区)居民来往通行之间,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。


直至后面三个村(社区)间多条机耕路的修成,海天桥才只担负着部分居民和机动车(指摩托车)的通行,这也使得它迎来了第四次的改造。



今年5月份,东涌镇政府划拨专项资金,对海天桥进行改造。10月份,改造后长22米、宽2.5米的海天桥正式通车。


记者在现场看到,对照以往资料图片,如今的海天桥高度有所减少,桥面则更为整洁、坚固,上桥处设置了多根路障柱,只限行人、非机动车辆和小型机动车辆通行(特指摩托车和小型三轮车)。


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如今的海天桥已不再承担着像昔日那般重要的交通作用,桥上人影三三两两,岸边的建筑依旧待在原地,仿佛在日出日落交替间,“重现”着往日岸上的繁华。海天桥的历史,将跟随着桥下福隆涌的脚步,流传下去。


在此,感谢冯耀南(南叔)提供的关于海天桥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。





信息时报社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

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(C) 粤ICP备14002173号-1 爆料电话:020-34323111 QQ:800023111 官方微博:@ 信息时报

举报及投诉电话:(020)34323133 邮箱:xxsb_gz@163.com
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