莲溪村篆刻人麦雪峰 的“识篆 ”人生
| 【图文记者 梁倩怡】 【编辑 严直高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| 2020-08-04 21:24:58
尽一份心,做一件事。
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,
人们的时间和知识都被碎片化了,
科技速度的提升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,
爱好更多,兴趣更广,
可是让人潜心下来研究的却并不多,
今天我们“黄阁人”的
主人公
就是一位研究传统文化的黄阁人,
花几分钟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,
也许对你我都有启示。
麦雪峰是黄阁镇莲溪村人,今年43岁,曾是一名平面设计,2006年回到莲溪村的开了一家图文设计小店。与篆刻结缘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,因为一枚印章:“一次,我在市场时买印章,15块一个字的刻章,在那看到后就有兴趣了。”这枚小小的印章,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。
麦雪峰的临街书法培训班就开在黄阁镇莲溪村,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店里,专门有一个他的工作室“寂云斋”,练习书法多年的他,平日里会在这个地方教小朋友写书法,剩下的一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篆刻上。
店铺内放着他的一副作品,桌上笔墨浸染,一个专门摆放印石和印章成品的木柜镶在墙上,地方不大,应有尽有,载满数十年的书法笔功与对篆刻的热爱。“以前晚上8点就去睡了,现在我为了一个章,可以到凌晨3、4点才睡。”麦雪峰介绍,为了篆刻他还购买了不少字典,看到一些有趣的字,就会开始查字、设计、刻章,“一定要算的话,我应该刻过1千多个章了。具体的也不太记得了。”
篆刻艺术七分在篆,三分在刻,最难、最耗时的就在这“七分”里。篆即篆书,每刻一个章都需要先“识篆”
——麦雪峰
麦雪峰介绍,要从字典中查到相应的篆书,麦雪峰使用的是大篆,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,对于现代简体来说古时的文字并不齐全,查不出字的时候,他就停歇好一会儿,花长时间去翻书、网络搜索,实在找不到就四处请教研究文字的人士,有时是几个小时,有时是好几天。“这些没有篆书记录的字是需要造字的,可字是不能随便造。写错字可是很丢脸的。”
确定好相应的篆书后,他才会开始在纸上起草、作章法布局。
刻章使用的印石,他讲究一分“金石味”,麦雪峰使用的是青田石,用青田石镌刻的印章会有古朴、原汁原味的质感,搭上古拙的刀法,才出篆刻的韵味。数年的学习和篆刻经验,麦雪峰的篆刻作品已形成了自己细腻入微的印风,质朴而不糙,每回刻出初稿后,他会先印一次在印签上,然后对着印签上的样式再继续做调整,一遍又一遍,细腻的印风也是由此而来。
麦学峰花大量的心思在篆刻艺术上,一边学一边刻,从一开始只是将篆刻当成兴趣,到2018年第一次参展入展,他为自己的作品镀了一层信心,他陆续参加了一系列行内有名的艺术展,获得了不错的结果。“我参赛的意义只有一个,就是希望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认可,这些肯定就是我前进的动力。”
近日,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发布了一则2019年度批准入会的人员名单,其中有一位黄阁人,麦雪峰,他通过广东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的入展作品,成为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中的一员。
因为篆刻,身边、网络上多了很多找他刻章的人,他将盖了这些章的印签,一个个钉在了一块“作品墙”上,摆在了“寂云斋”中显眼的位置,这是让他引以为傲的一角。
△麦雪峰的作品墙
△堆放印章的一角
△广东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
△广东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内麦雪峰作品页
△《隔江山寺闻钟》作品
人生很长也很短,
找到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不容易,
在喜欢的领域里能做出一番成绩,
是每个人都希望的。
看完这篇的文章你,
还记得你曾经的爱好吗?
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们。